占城稻是从哪里来的,占城稻是从哪引进中国的

我们都知道南北方饮食文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北方人习惯吃面食,而南方人则更加喜欢吃米饭,这种饮食差异是由地理环境所导致的,南方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北方则更适合小麦的生长,因此才会演变出不同地区饮食文化不同的情况。不过我国古代的水稻种植在一开始并不顺利,虽然南方更适合水稻种植,但由于稻种的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出产的水稻数量一直都不高,这种现象直到引进占城稻之后才有所改善。那么占城稻是从哪里来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占城稻是从哪引进中国的的详细解答。

北方吃面、南方吃米,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也是中国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南方水热条件好,利于种稻,至少一万两千年前就已经培育出可供食用的稻种。中国可以说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不过,中国早期的水稻对水、温度和土地的要求较高,只适合南方地区。到了宋代,边防安定,国家投入很大的力量来改良稻种、改进农具、推广水稻种植,使中国古代的水稻生产水平达到高峰,一直保持到明清。

占城稻是宋朝重点推广的优良稻种,因为来源于越南占城而得名。占城是当时安南的一个贸易中心,东南亚地区的水稻通过这里贩往中国。早在唐末五代时,占城稻就已经在福建等地小范围试种。

人们发现它比原有的稻种更耐旱、生产期短,对土地要求也低,丘陵坡地都可以生产,还可以预防一定的旱灾。在南方湿热地区,二月份种下占城稻,两个月后就可以收割,不影响下一季的种植。这样南方就可以种两季稻,产量翻番。

宋真宗对占城稻的推广力度最大,他从福建调来三万斛稻种,分给江两浙等三路地区,向百姓推广。为了让广大不识字的农民能够种好占城稻,宋真宗命人把种植的整个过程制成雕版印刷,张贴在所有推广种植的地区。并把农业生产作为地方官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南宋。在宁宗时期,所有州县衙门的东西壁上,都画有《耕织图》,供百姓观看学习。《耕织图》由21幅耕图、24幅织图组成,图文并茂,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普读物了。元明清各代都有临摹或重绘。

与此同时,宋真宗还在皇宫内苑亲自督种占城稻,收获后召集所有大臣一起庆祝,以示皇家对种稻的重视。而汴京属于华北地区,这里能够种植成功,意味着北方同样可以种占城稻。

宋朝其实从来没有放弃在北方水稻,除了增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国防,利用水网稻田阻止辽国的骑兵机动。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卖给契丹后,华北平原直接面对辽国铁骑,除了坚城要塞外,乡野完全任由辽骑驰骋。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宋朝在华北前线种植水稻,把旱地变成水田,大大限制了辽骑的机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一开始,北方人不懂种稻,在华北种的是晚稻,长了一年却不结果。第二年改种早稻,才有收获。从此,华北前线变成了江南稻乡。

宋朝对水稻生产的促进,不仅仅是引入新稻种,在水利、工具、施肥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第一次实现了精耕细作,后世只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并没有再有质的超越。

水利方面,宋朝在南方的水利项目超过唐朝一倍以上。在太湖地区,从吴越国开始,就有专门负责水利的地方军七、八千人,以保证该地区灌溉和防灾的需要。

农具在农业生产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龙骨车、秧马、连枷、筒车等农具都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耕织图》上,这些农具的使用方法都有展示。

宋朝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农家肥的大规模使用。那时候就出现专门收取城市人畜粪便,卖给农民的行业。而农村利用河泥、塘泥,既疏浚了河道,又增加土地肥力。

在这么多手段的促进下,宋朝的水稻生产大大超过前代。有统计数据显示,太湖地区在唐代时的水稻亩产为276斤,宋代增加到450斤。即使是华北地区,水稻的亩产也有269斤,达到了唐代太湖地区的水平。

宋朝虽然对外的战绩不怎么样,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关心民生的王朝。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宋朝并不抑制土地兼并,覆灭了多个朝代的土地兼并,在宋代从来都不是问题。

宋代农业单产高,无地农民只要佃租一定的土地,再加上织布、蚕桑等副业,他们的生存至少是有保障的。宋朝也有农民起义,但规模都不大,对朝廷构不成威胁。由此可见,农业确确实实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参考资料:《北宋时期占城稻的推广与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