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作者: 宋代    欧阳修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堂双燕「栖」。

【ruǎn láng guī 】 【阮郎归】
nán yuán chūn bàn tà qīng shí ,南园春半踏青时,
fēng hé wén mǎ sī 。风和闻马嘶。
qīng méi rú dòu liǔ rú méi ,青梅如豆柳如眉,
rì zhǎng hú dié fēi 。日长蝴蝶飞。
huā lù zhòng ,cǎo yān dī ;花露重,草烟低;
rén jiā lián mù chuí 。人家帘幕垂。
qiū qiān yōng kùn jiě luó yī ,秋千慵困解罗衣,
huà táng shuāng yàn 「qī 」。画堂双燕「栖」。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作者: 欧阳修

简介 诗词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译文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1、吴熊和,沈松勤《唐五代词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4:290
2、李志敏《宋词名家名篇鉴赏》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94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2
4、《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编委会《唐宋八大家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98
5、李功元《中华诗词曲鉴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05
6、王意如《唐宋词名句品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88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注释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sī)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风和:春风暖和。
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
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
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yōng)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
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帘幕:帘子和帷幕。
慵困:困倦。
罗衣:香罗衫。
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

1、吴熊和,沈松勤《唐五代词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4:290
2、李志敏《宋词名家名篇鉴赏》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94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2
4、《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编委会《唐宋八大家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98
5、李功元《中华诗词曲鉴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05
6、王意如《唐宋词名句品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88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赏析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此词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相关推荐

  • 欧阳修
  • 阮郎归